誰吃掉了你的邊界?

策展人:夏芝然
藝術家:
廖偉棠、楊義飛、楊欣嘉、張帆、高展毅、untrou-art十 CKAD﹣DMD

展期:2015年12月12日﹣12月17日
開幕: 12月12日下午4點
地點:汕頭大學長江藝術與設計學院 美術館

藝術沙龍: 誰吃掉了你的邊界?
時間:12月12日 晚上7點30分
地點:汕頭大學長江藝術與設計學院 美術館

合辦: untrou-art     CKAD-DMD
支持單位:汕頭大學長江藝術與設計學院
鳴謝:Sans、今朝明日好、UAS HK

誰吃掉了你的邊界?
夏芝然

後來,回想,誰吃掉了你的邊界? 也許將是一個帶有「舊氣息」的展覽。因為它界定的「邊界」,到最後指向的是存在物和藝術家之間的「邊界」。落到一個古老永恆的命題上。

那條邊界是不可見的,但卻是焦慮、煎熬的。可感的。

存在物,各種存在於我們世界的事物,包括神情、桌子、燈籠、夢境、聲音、瞬間,還有,可以是離開後的餘溫嗎?當今所有可被納進藝術作品的存在物。還有什麼不可被納入作品呢?
然而,存在物有時因成了作品而死亡,也是預告作品之死,有時不,它突然重生。
合作關係。英國著名藝術評論家約翰.伯格於《另類的出口》如是說。
藝術家開啟自已和存在物之間的合作關係,是逼近與不逼近的關係。那是一個微妙的關係。
不逼近,保持安全距離,作品則死氣沉沉。
「逼近,即意味著忘記傳統、名譽、理論、位階和自我。也意味甘冒前後風格不一致,甚至發狂的風險。因為很可能由於你太過逼近,合作關係破裂。」

這是一個怎樣的邊界?不逼近,作品之死,過於逼近,個人的慾望吃掉了存在物。

而藝術家如何退出自我的慾望:身份、虛榮、恐懼、渴求或是憐愛?以祈求讓存在物顯示出其之所以存在的──即透過藝術家的視線,感知後的情感,行動──獨一無二的特質。
藝術家只可以在個人的場所,邊主動地奮鬥邊被動地等待。等待存在物有「被觀看的慾望」。而邊界依然存在,就此合作關係才微妙展開。

在境內邊境漂移。迷失的靈魂。
古舊市場的一百年桌子。拾回曾被遺忘。
深夜燈籠魚在城市街上。孤獨只出現於瞬間。
唯是這個夢。場景細節清晰無比。
聽到幽靈在大都會遊戲
那一刻我不再是我。當突然看懂了《明室.攝影札記》。

六個藝術家所展示的作品,當代藝術的創作方式,他們的底蘊卻是招喚古老但永恆的命題:迷失、遺忘,孤獨,夢境,聲音、時間。生命的本質。
這些存在物沒有價值的,被遺忘的,被忽略的,甚至是一掠而過的狀態,然而,這些作品卻以不同的恰好的面貌,在瞬間的偶然性,願意被藝術家窺探到。也許如約翰.伯格所言:「某種邂逅」。
存在物和藝術家的邂逅。但我卻想起1996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維斯拉瓦.辛波斯卡的詩《一見鍾情》,他們以為是初次相見,是一股突發的熱情讓他們相會,然而,他們或許擦肩而過一百萬次了,只是當時命運未準備好。

每個開始
畢竟都只是續篇,
而充滿情節的書本
總是從一半開始看起。
廖偉棠 攝影
楊義飛 裝置 綜合物
楊欣嘉作 影像
張帆作 裝置 綜合物

策展人簡介
夏芝然 香港作家、 獨立策展人。至今出版了8本小說。2011年開始﹐嘗試書寫打破常規小說載體的迷你小說。迷你小說《甜美黑洞》(夏芝然X夏力 合著kubrick出版)、《異色的橙》 (kubrick出版) 。至今策展了7個展覽。2011年開始,以文學思維方式涉入藝術展覽。策劃【古怪的念頭﹣《甜美黑洞》後抒寫】、【把你吃掉﹣當念頭是漩渦】、untrou-art網絡及現場展【家,是一個展覽場所】、【一條逃逸的路線】等展覽。

藝術家簡介
廖偉棠,詩人、作家、攝影師。1975年出生於廣東,後移居香港,曾在北京生活5年。曾獲香港文學獎雙年獎,臺灣時報文學獎,聯合報文學獎等,香港藝術發展獎2012年度最佳藝術家,2011年臺北國際詩歌節、2013年鹿特丹國際詩歌節等受邀詩人,2014年任西九自由野藝術節策展人(文學部分)。
曾出版詩集《苦天使》、《少年游》、《黑雨將至》、《和幽靈一起的香港漫遊》、《野蠻夜歌》、《八尺雪意》、《半簿鬼語》等十二種,小說集《十八條小巷的戰爭遊戲》,散文集《衣錦夜行》和《有情枝》,雜文及攝影集《我們從此撤離,只留下光》、《波希香港.嬉皮中國》、《尋找倉央嘉措》,攝影集《孤獨的中國》、《巴黎無題劇照》,攝影評論集《遊目記》,讀書隨筆集《深夜讀罷一本虛構的宇宙史》,音樂隨筆集《反調》等。
曾獲邀參與2011年連州國際攝影節、2012年香港國際攝影節以及多個攝影、藝術聯展(北京、廣州、香港等地)。

曾舉辦攝影個展:
【巴黎無題劇照2004】(2005年)
【巴黎無題劇照2009】(2009年)
【攝魂記】(2010年)
【尋找倉央嘉措】(2014年)
群展
【另香港風格】 (2011年)
【一條逃逸的路線 】 (2015年)


楊義飛 1982年生於湖北,現生活工作於廣州。 2008年畢業於廣州美術學院,獲碩士學位。 2008年至今,廣州美術學院實驗藝術系講師。德國柏林白湖藝術學院訪問學者,中央美術學院訪問學者。 曾任《城市中國》雜誌編輯,下劃線工作室成員。長期以各種方式從事城市研究和實驗創作,作品多次參加重要當代藝術展覽。 2014年由清華大學出版社出版《時間的七種類型》。

主要展覽:
2015年
【第二屆CAFAM未來展】 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北京
【第十屆上海雙年展:城市館】 上海靜安嘉里中心,上海
【機構生產】 廣東美術館,廣州
【小的是美好的】 季節畫廊,北京
2014年
【斷面:當代藝術展】 Kepes Institute,匈牙利
【複製的方式:第五屆廣東畫院學術提名展】 古元美術館,珠海
2013年
【時間的七種類型】 廣東時代美術館,廣州
【物件】 蓋亞空間,廣州
【另一種地域性】 嶺南畫派紀念館,廣州
2011年
【第四屆廣州三年展:見所未見】 廣東美術館,廣州


楊欣嘉 辦事處空間聯合創辦者。1983年生於廣東普寧,現工作生活於北京。創作涉及繪畫、圖像、裝置等,同時參與藝術項目的策劃實踐,曾策劃【10元計劃】、【圓夢公寓】等項目。

主要展覽:
個展
2015年
【遲疑】,Big Space ,上海
群展
2015 年
【合作-OPEN16國際行為藝術節】,空間站,北京
【民間的力量】 民生美術館,北京
【此時此地】 Emergency Lab,香港
【一條逃逸的路線】 璞畫廊,廣州
【常青藤計劃】 今日美術館,北京
【主體】 宋莊美術館,北京
【我正在說的是一句謊話】 ON SPACE,北京
2014年
【dì地兒】 I: project space,北京
【藝術家維持著煩惱】 高雄116空間,台灣


張帆(耶苏) 1983年生於中國浙江省紹興市,2007年廣州美術學院油畫系第五工作室系(本科),2008年畢業於中央美術學院造型學院實驗藝術系(碩士)。現工作於北京。作品涉及繪畫,裝置,影像和小說等領域。參與策劃北京獨立文化沙龍“廰”和網絡藝術活動“十元計劃”。 2015年在北京民生美術館的開館展獲得“最受公眾喜愛作品”獎。長期致力於基於夢境記錄小說“油瓶記”的寫作,並將故事情節和場景作為重要的創作來源。近年除了參與多個展覽外,也積極參與多次駐館,結合當地境遇創作互動性強的公眾作品與細緻手捲線描畫。

主要展覽:
個展:
2013年
【「Y軸生」黃螞蟻藝術實驗室項目個展】 五五畫廊,上海
2012年
【「印刷業」個人項目】 五五畫廊,上海
群展:
2015年
【藝瑯國際首屆藝術家駐地展】 藍頂藝瑯國際空間,成都
【Inside the city 公共海報項目】,城市公共區域,德國不來梅
【「民間的力量」民生美術館開館展】 民生現代美術館,北京
【「城市車間」上海雙年展】 靜安嘉里中心,上海
2013年
【第十四屆OPEN行為藝術節】,空間站,北京
駐留項目:
【藝瑯國際駐留】成都藍頂藝術區2015年
【圓夢公寓駐留】 北京東辛店村2014年
【「On Sightseeing-認識」駐地展】 I:Project Space,北京2014年


高展毅 (小高) 香港畫家、插畫師。untrou-art成員,策劃參與藝術項目。出版《紅鼻子》(畫/小高,文字/夏芝然)

主要展覽
2015年
【一條逃逸的路線】 廣州璞畫廊
【四個Mistake】 香港
【家是一個展覽場所】 untrou-art 網絡展覽 香港Kubrick
2014年
【把你吃掉﹣當念頭是漩渦】 廣州紅專廠
2013年
【古怪的念頭跨媒介藝術展──《甜美黑洞》後抒寫】 香港T3 & Kubrick
2012年
《一團東西》畫作系列為2012 年《香港當代藝術雙年展》第一輪入圍作品
2011年
【另香港風格】 汕頭大學


untrou-art

untrou,法語,意味「黑洞」。untrou-art,黑洞藝術。
香港非牟利獨立小型藝術團體。成立於2013年。現核心成員夏芝然和高展毅。untrou-art遊走藝術和文學之間,積極和不同藝術家、團體、機構合作,以開放的藝術創造形式來進行碰撞/相融/實驗另一種出口。

CKAD-DMD

CKAD-DMD,是由汕頭大學長江藝術與設計學院交互設計專業師生組建的交互設計工作室,專注數字媒體尤其是交互設計的研究和創作,作品包括界面設計、映射投影、交互裝置、展覽展示、舞台影像等,受到國內外各方關注,成為藝術設計院校中的創作新力量。